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1.本章架構
讓考生可以先了解本章大概的內容。
2.關鍵焦點
提出本章最關鍵的考點,考生可以特別針對此部分加強閱讀。
3.榜首導讀
點出本章最關鍵的考點,考生可藉由上榜前輩的提點直接切入重點閱讀。
4.命題趨勢
提出本章佔各年度的考題數,讓考生可以依命題趨勢分配閱讀時間。
5.閱讀完成日
可記錄唸完本章的時間,再複習時可以供參考。
6.上榜關鍵
針對內文延伸出重要的觀念,或是老師提醒考生應該注意的地方,增進應考實力。
7.練功坊
學習一段重要觀念後,馬上進行練習,增加記憶。
8.附錄 最新試題
書末最新試題除供考生練習外,每題亦附上出題的本書章節,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快速翻閱該章節,再進行閱讀。
本書特色
名師整理得分關鍵 搶分大作戰!
上榜關鍵+命題趨勢=高分上榜
名師補充別本沒有的重要觀念
依命題趨勢分配閱讀時間
作者介紹
楊宏琪
2015年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所博士班畢業。目前於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班全球化組進修,主要從事課程教學、政治與社會、教育哲學及教育行政等領域之研究。
經歷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科書評鑑研究之研究助理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與教學中心研究助理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學精進計畫輔助人員
榮譽
科技部103學年度補助博士論文撰寫補助
目錄
教育行政的答題注意事項
應考須知
命題大綱
本書使用說明
100 日讀書計畫
歷屆試題分析
CHAPTER1 教育行政導論
重點 1 教育行政導論
重點 2 教育行政的意義與特徵
重點 3 教育行政的範圍與現況
重點 4 教育行政研究典範之遞嬗
重點 5 教育行政研究的基本方法
CHAPTER2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重點 1 教育行政理論的演進概況
重點 2 科學實證時期的代表理論(1930-1940)
重點 3 行為科學時期的代表理論(1930-1970)
重點 4 系統途徑時期代表理論
CHAPTER3 教育行政計畫
重點 1 計畫的意義與類型
重點 2 計畫的程序
重點 3 教育行政計畫的功能與書寫
重點 4 教育行政計畫的可用技術
重點 5 教育行政計畫的原則
CHAPTER4 教育行政組織
重點 1 組織的意義與類型
重點 2 組織的結構理論
重點 3 組織的發展意義
重點 4 非正式組織
重點 5 變形蟲組織的相關理論
重點 6 組織文化
重點 7 組織氣氛
重點 8 教育行政組織的原則
重點 9 教育行政組織的變革
CHAPTER5 教育行政決定
重點 1 決定的意義與種類
重點 2 教育行政決定的模式與運用
重點 3 行政決定的程序與合理性
重點 4 教育行政決定的執行
CHAPTER6 教育行政溝通
重點 1 溝通的意義與目的
重點 2 溝通的要素與類型
重點 3 溝通的人
重點 4 溝通的媒介 .
重點 5 溝通的管道
重點 6 溝通的環境
重點 7 溝通的反饋與障礙
重點 8 教育行政溝通的原則
CHAPTER7 教育行政領導
重點 1 領導的意義
重點 2 領導行為與領導特質
重點 3 領導理論
重點 4 教育行政領導的原則
CHAPTER9 教育視導
重點 1 教育視導的意義與任務
重點 2 教育視導的模式與步驟
重點 3 教育視導後的輔導方式
重點 4 教育視導的原則
重點 5 我國教育視導制度
CHAPTER10 教育行政的激勵
重點 1 激勵的意義與研究途徑
重點 2 激勵的內容
重點 3 激勵過程理論
重點 4 激勵士氣
重點 5 教育行政激勵的原則
CHAPTER11 教育行政組織的危機與衝突管理
重點 1 教育組織的危機管理
重點 2 教育組織衝突管理
CHAPTER12 教育行政人員與倫理
重點 1 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
重點 2 教育行政人員的培育
重點 3 教育行政人員的任用
重點 4 教育行政倫理
CHAPTER13 我國教育行政制度與政策
重點 1 我國教育行政的運作
重點 2 《憲法》與《教育基本法》的規定
重點 3 教育部的職權與組織
重點 4 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的職權與組織 .
重點 5 教育財政與經費
重點 6 教育政策學
重點 7 我國教育行政制度的特色與缺失
CHAPTER14 學校行政與實務
重點 1 學校行政實務的範圍
重點 2 學校教務行政
重點 3 學校文化
重點 4 學校訓輔行政
重點 5 學校總務行政
重點 6 學校人事行政
重點 7 學校公共關係
CHAPTER15 學校本位管理
重點 1 學校本位管理
重點 2 學校本位管理的內容與特性
重點 3 學校本位管理的原則
重點 4 學校本位管理的實施困境與解決
CHAPTER16 教育行政新興議題
重點 1 高等教育評鑑
重點 2 國立大學整併議題
重點 3 特色課程
重點 4 教師專業發展
重點 5 《師資培育白皮書》
重點 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附錄 歷屆試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65911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你是否知道蓽拔?黎荔 ... 有人發了一張圖片,問我那是什麼植物?圖片上是一種圓柱形的植物條穗,稍彎曲,有排列整齊的小突起,毛茸茸的樣子,看起來很像春天的垂柳花穗,但細看又不是,因為,垂柳花穗沒有那麼長。用兩個這種花穗連接起來,就可以擺成一個聖誕小花環了。用小程序「識花君」或者「微軟識花」App鑑別,都無法識別該植物。據說在識花軟體中,「花伴侶」的識別率最高,基本上都可以識別出來,「形色」的次之,「微軟識花」的最差。但我沒在應用市場中下載前兩款識花App,只有靠近肉眼和經驗鑑別了。看來看去,我覺得有點像蓽拔(學名:Piper longum),也叫蓽芨,一種胡椒科胡椒屬的植物,多年生攀援藤本。分布在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泊爾、越南以及中國南方等地,生長於海拔580米左右的地區,多生在疏蔭雜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記得在我的家鄉廣西,我是見過這種植物的。因為蓽拔是一種特殊辛香的植物,家鄉人用它來包肉吃,炒牛肉,炒田螺,煮湯喝等等。 ... 蓽拔三月開花,花梗大概有幾厘米長,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七月結子,結出的果穗長長的,長一二寸,如小手指大小,青黑色,如同桑椹一樣。果穗由綠變黑、未及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作香料或藥用。成品是一兩寸長、筷子粗細的褐色小棒棒,掰開看,裡面嵌著芝麻粒似的小籽籽。蓽拔葉子也有一股辛香味,也可以食用,經常和紫蘇葉相提並論。南方人包粽子時,有人用蓽拔葉包肥豬肉作餡,一是可以消除豬肉的肥膩,二是中和糯米的濕熱,祛熱毒。另外,也用蓽拔葉子煮飯,有特殊香氣。熬雞湯或別的湯時,放少許蓽拔葉,湯會很清香美味。炒田螺的時候,南方人比較喜歡放各種配料,在有些地方,蓽拔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因為蓽拔屬於溫性,田螺是涼性。如果吃多田螺太寒了,就會肚子痛,和蓽拔放在一起,剛好溫性和涼性中和了。 ... 《唐本草》記載:「蓽撥,生波斯。叢生,莖葉似蒟醬,其子緊細。味辛烈於蒟醬,胡人將來入食味用也」。其中提到的蒟醬,也是一種胡椒科胡椒屬植物,黑褐色,呈彎曲的長條狀的果穗,生長於陰濕的森林中。蒟醬最早出現在《史記》中:漢武帝初年,王恢大平了東越的亂事,他派唐蒙去曉諭南越。南越人款待唐蒙,送他吃的東西里有蒟醬,滋味鮮美。唐蒙問,此物從何而來?他們答到:從牂柯江來。牂柯江可以直到番禺(今廣州)的城下。唐蒙到了長安把這事告給蜀商,商人道:蒟醬只有蜀中才有,蜀人常常偷運出來賣給夜郎(今貴州),蜀物已推銷到了南越(今廣東)。出產於蜀地的蒟醬,竟被雄踞於嶺南的南越國作為款待中原使者的宮廷珍食,而且當時的蜀商要想將蒟醬中弄到夜郎,也只能採取「偷運」的辦法,可見蒟醬在當時是何等珍貴,是地方官員進貢朝廷的「奇味」。不過,等到原產自波斯的蓽撥進入中國,因其香味遠勝於蒟醬,中國原產的蒟醬在歷史上就靠邊站了。蒟醬之所以有個「醬」字,應該是人們將這種辛香植物採摘來,醞釀成醬。由於「蒟醬」在明代後失傳,所以逐漸變為人們的談資,以至於蒟醬為何種原料目前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說是雞縱,有人說是某種野果,還有人乾脆說它就是豆醬,《辭海》中則認為蒟即蒟蒻,是現在的魔芋,其實看一看《唐本草》中的記載可知,蒟醬可以拿來和蓽撥比較,但在香味辛烈上有所不及,蒟醬是與蓽撥類似的植物。 ... 被移植於中華大地的蓽拔,為什麼有一個如此古怪的名字,應該是音譯名的演變。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蓽撥,出摩伽陀國,呼為蓽撥梨」。摩伽陀國是中天竺之古國,為佛陀住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可見「蓽撥」是音譯名縮寫的結果。《唐本草》其實記載有誤,蓽撥原產自印度而不是波斯,古印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間的詩歌典籍《夜柔吠陀(Yajurvede)》和《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e)》中就曾提及蓽撥。它於公元前4世紀時傳入古希臘,公元前5世紀希臘醫聖希波克拉底(Hippocorates,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曾把它作為藥用植物,用來治療感冒發燒及胃病。蓽撥是胡椒的近親,其果實卻呈小棍形,故也稱長鬍椒「Long pepper」。可能因為蓽撥的味道與胡椒相似,羅馬學者老普林尼(Plinythe Elde)錯誤地認為這兩種香料取自同樣的植物,區別只是形狀不同。無論是從波斯還是從天竺傳入,反正芘拔應該是沿絲綢之路從遙遠的西域而來。這種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從此成為了中華香料,常與白芷、豆蔻、砂仁等香料配合,用來祛除動物性原料的異味,多用於燒、烤、燴等菜餚,亦為滷味、醬制香料之一。不止是廣東滷水中會應用,川菜火鍋,包括串串香,蘭州牛肉拉麵等美食中,蓽撥都是不可或缺的香辛料之一。 ... 看過《中國烹飪雜誌》上署名為史軍的一篇文章《植物學家的鍋 茱萸和花椒:從祭祀用品到餐桌伴侶》,文中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中國缺少原生的香料植物,在後來的物種交換中,中國吸納並融合了很多外來的農作物,我們餐桌上的食材才日臻豐富。這種現象與我們生活的環境有關,中國絕大多數的國土都處在溫帶和亞熱帶範圍內,而在這個氣候帶中繁衍生息的植物並沒有像它們的熱帶兄弟那樣,要面對更為兇猛的病菌和食草動物的干擾,也沒有與其他植物競爭生長速度的強大壓力。所以,比起熱帶起源的作物,溫帶起源的作物顯得溫文爾雅,完全不像熱帶的作物那樣熱情四射。我覺得根據這個理論,中國蒟醬與來自中亞南亞的蓽拔,同是胡椒科胡椒屬植物,但前者辛烈不如後者,應是胡椒生物鹼成分的差異。溫帶植物面對的微生物環境相對簡單,不需要兇神惡煞抵禦威脅,那麼植物也就不用浪費資源生產化學武器了,各種植物體內也不用儲存那麼多的辛辣防禦物質,最終我們看到的結果就是溫帶生長的植物很少有濃烈的香氣。 ... 翻看成書於魏晉時期的《齊民要術》,我們會發現其中記載的栽培香料植物只有茱萸和花椒。楚地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位置偏南,芳香植物的種類更豐富一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楚辭》文化,是中國香文化的源頭。但總的來說,中國本土的香料還是比較貧乏的。如果沒有古代香料之旅的翻山越嶺、飄洋過海,沿陸上絲綢之路從遙遠的西域而來,或是沿海上絲綢之路輸入中國,從波斯到天竺,從安息到大秦,從扶南(今柬埔寨全部國土以及寮國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到天方(今阿拉伯半島),從爪哇(今印度尼西亞)到暹羅(今泰國)……150種植物香料、十幾種動物香料才在漫長的歷史中陸續引種中國,我們今天吃廣東滷水、川菜火鍋、串串香、蘭州牛肉拉麵都不是這個味兒啦!最近疫情讓全民宅家修煉廚藝,為每天做飯苦惱的你發現沒有,其實只需一包火鍋底料,新鮮熱火的火鍋和各式料理你都能穩穩擁有,「火鍋底料煮一切」的秘訣,廚房菜鳥和廚藝小白都應該知道。火鍋底料最近真有坐穩萬能調味小能手的趨勢呢!一包超市里就能買到的火鍋底料,當然是用牛油、色拉油、郫縣豆瓣、白酒、醪糟、海椒、生薑、大蒜、花椒、豆豉、辣椒麵、大蔥等炒制而成,但除了這些,你是否知道,火鍋底料必不可少的香料配方是這樣的(以牛油3斤、色拉油2斤計算):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5克 丁香3-5克 砂仁5克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篳撥5克 香茅草5-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 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zyn6AR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0577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耳鳴中醫推薦南屯缺乏食慾中醫推薦南屯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西屯入睡困難治療中醫 南屯睡不著治療中醫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大雅失眠睡不著看什麼科 龍井注意力不集中改善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豐原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太平區口乾、口渴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許多人都在間中醫診所看好的太平區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南屯胃脹治療中醫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